· OpenAI事件大剧终,复盘过程、起因和各方影响OpenAI这出大戏终于迎来了结局。
北京时间11月22日下午2:03分,OpenAI官方账号发布推文宣布阿尔特曼重任CEO,并且董事会大换血:
这距离OpenAI官方宣布解雇阿尔特曼,仅仅过去了106个小时。在这106个小时里,全世界关注AI浪潮的人都屏住了呼吸。
重组后的董事会从原先的6个人降到了3个,先看看这几位董事都是什么身份。
更多详细内容点击查看:OpenAI事件大剧终,复盘过程、起因和各方影响
· 深·海丨采访了近百名研发、公会和平台 我们终于拼出了全行业噤声的弹幕互动全貌· 再当榜一大哥 大梦龙途“割草”手游创下过亿流水后又推新作

说到Roguelike割草游戏,海彼科技《弹壳特攻队》是今年最成功的出海产品之一。海外版累计预估收入超过3.6亿美元(已扣除渠道分成),该产品上线后在中国港台市场一波冲高后下滑,但是在市场体量更大的美国日本韩国三个主流市场表现突出,国际化程度极高。《弹壳特攻队》爆火之后,“割草类”手游一跃成为众多厂商非常关注的品类,大量厂商入局,但出成绩者极少。“割草”玩法本身变化小、内容单一,主要是给玩家营造“爽感”。因此题材与画风就是产品之间的差异点,因此各个区域市场也存在较大差异很难通吃全球。 目前大梦龙途《暴走小虾米》,贪玩《咻咻三国》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,呈现三国鼎立之势。而大梦龙途在拿下《暴走小虾米》过亿流水之后,就在10天前,他们再次推出了一款Roguelike+塔防新游《Doodle Magic:Wizard vs Slime(甘道夫醒醒啦)》,并成功空降中国澳门、台湾两地游戏总榜TOP1,截至目前成绩仍稳中有升。
更多详细内容点击查看:再当榜一大哥 大梦龙途“割草”手游创下过亿流水后又推新作
· Gacha+动漫换装MAU超千万 果真是欧美人更懂欧美人?

从整体调性来看,《Gacha Life 2》糅杂了日韩卡通二次元和美漫画风,创造出了一个既有着浓郁二次元气味又更符合欧美玩家审美的2D卡通世界。而《Gacha Life 2》本身定位为全年龄向,因此人物形象采用了Q版的呈现方式,更为符合大众胃口。在玩法上,《Gacha Life 2》本身的玩法并不复杂,基本由三部分组成。首先是最为核心的捏人玩法:玩家创建游戏角色后,就可以通过游戏提供的数千种服装、发型、外观、武器等来进行自定义。如果是对捏人十分热衷的玩家,可能会在这一步骤上投入多个小时,因为它给的实在是太多了。仅就外观来说,《Gacha Life 2》就细节到提供了上百种角色姿势、表情、饰品、眉毛、发色,甚至还支持“微调”。而装扮完成的虚拟角色还可以展示到其它社交平台,类似Snapchat中的bitmoji功能(bitmoji中的虚拟人物形象可以作为用户形象甚至贴纸来使用)。更多细节意味着更大的发挥空间,所以就“捏人”上的体验来说,《Gacha Life 2》并非简单的换装游戏,其带给用户的元宇宙感更重,社交属性更强。
其次是Gacha玩法,除了捏人之外,玩家想要获得更多的角色,就需要通过Gacha,也就是扭蛋抽奖来获取。通过Gacha能够获取的角色数量超过300个,无论从外观还是属性上来说,这些角色都对喜爱收集的欧美玩家有着极强的吸引力。
但如果只是捏人和Gacha,那么玩家对其热情恐怕也无法维持太长时间。因此《Gacha Life 2》围绕这两个核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的外围玩法,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社交矩阵。在《Gacha Life 2》之中,不仅有丰富的人物外观,同时还提供有大量场景,除了放入角色进行拍照外,最重要的一个社交玩法,就是玩家可以通过“工作室”模式,把自己拥有的角色们放入到场景中进行动漫短剧或漫画的制作。只需通过简单的拖拽、剪辑操作,就能制作出短动画或定格漫画,学习成本几乎为0。而低门槛创作,令《Gacha Life 2》能够真正实现覆盖不同年龄阶段用户。
更多详细内容点击查看:Gacha+动漫换装MAU超千万 果真是欧美人更懂欧美人?
· 已经不是啥新鲜玩意的短剧,怎么一下子又成流量密码了?有人发现,在美国,一款中国制造的短剧App突然“火”了。
这个叫做ReelShort的App今年7月在美国小火了一把,先是有两部竖屏土味短剧《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》和《Never Divorce a Secret Billionaire Heiress》把美国人看迷糊了。接着就是Sensor Tower展示了一组数据,说ReelShort 7月在Google Play和App Store的总下载量有190万,月总流水有600万美元。这两部短剧,用的全都是当地演员,题材一个是狼人,一个是吸血鬼,据说还找了《流浪地球》的美国特效导演来做特效。· 打造眼镜届的“Anker” ,Zeelool如何用拼多多式玩法实现GMV破亿
直到“时尚大帝”老佛爷(Karl Lagerfeld)去世,人们记住的仍是他带着墨镜,身着黑衣的酷飒造型。在世时,他曾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戴墨镜:“我有些近视,而近视的人们一旦摘下眼镜,看起来就像可爱的小狗等待着被领养。” 这种听起来有几分俏皮的解释,也侧面证明了眼镜或者墨镜对一个人外在形象的影响。不止老佛爷,在人们印象中,眼镜似乎是欧美人非常常见的一种配饰。在亚马逊上,眼镜单品中月销上千的单品比比皆是,可见海外市场对眼镜产品的需求量之大。
扬帆出海注意到这个领域,有家郑州的企业目前其业务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了150个,全球累计用户超过了500w,根据PipeCandy的数据,其网站Zeelool.com近1年的销售额可达到2500万-5000万美元。根据这个数据, Zeelool年GMV破亿RMB。
眼镜,这样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产品,如何能让一家成立不到7年的品牌做到行业第一。对于小众类目来说,将产品打造成品牌的过程是未来出海的必要阶段,Zeelool在品牌塑造方面的成功,表现在产品定位,服务设计,营销思路三个方面。
更多详细内容点击查看:打造眼镜届的“Anker” ,Zeelool如何用拼多多式玩法实现GMV破亿
· 跨境电商巨头 Shein为什么频频并购海外资产?

近期,神秘的跨境电商巨头Shein再次传出赴美上市的消息,预计此次IPO公司估值将达900亿美元,在国内电商圈仅次于阿里、拼多多。
同样引发关注的,是今年下半年以来,Shein在全球大肆并购海外资产。继收购美国服装品牌运营商SPARC Group三分之一股权、英国最大线上时尚零售商之一 Missguided及其所有知识产权后,最新消息显示,Shein就收购英国快时尚品牌Topshop向ASOS提出报价。
有市场观点认为,Shein在全球投资市场上买买买的背后,不仅仅是为了缓解竞争压力、做大估值,更重要的,或许是彰显Shein的“全球化”身份标签,在这一标签之下,是否意在获得海外资本的认可,甚至借此规避国内监管?
更多详细内容点击查看:跨境电商巨头 Shein为什么频频并购海外资产?
不久前,XR领域明星公司在其官微公开承认,短期投入和相关团队规模的缩减,涉及的裁员规模达到约1/4。这是否意味着,国内人机交互行业的寒冬已至?事实恰恰相反。IDC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国内AR/VR头显出货32.8万台,其中VR出货26万台,同比下滑53.3%;AR出货6.8万台,同比上涨142%。AR和VR,走出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错位路线。国内AR行业迎来了技术与市场双重认可的「戴维斯时刻」。以初创厂商Rokid为例,其在8月发布了消费级OST个人空间计算平台Rokid AR Studio,和同样锚定「空间计算」的苹果新品Vision Pro发布时间仅差月余,足以体现国内厂商的前瞻思考与野心。如果说,Pico是字节跳动登陆XR时代的一张巨额船票,那其蛰伏足以表明,张一鸣「大力出奇迹」的路线并不适合人机交互领域;反之,在VR与AR路线之间,选择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技术路线,并找寻硬件、软件、内容生态之间的极致与平衡的中国厂商,也许更能先拥抱新时代的「iPhone时刻」。